本文通過從四川甘孜州野外采集的食肉動物糞便樣品中提取DNA,利用DNA條形碼進行物種鑒定,快速獲得食肉動物物種構成信息; 并進一步利用高通量測序和宏條形碼技術對糞便中的食物DNA進行精準食性分析,解析食肉動物的食物網關系和生態(tài)系統功能。
陸地生態(tài)系統的大型食肉動物對于穩(wěn)定食物網結構和生態(tài)系統功能有重要作用。由于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獵殺、人類活動干擾以及病原體的傳播, 全球大型食肉動物種群普遍面臨嚴重威脅。川西高原是世界大型食肉動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 但日益增強的人類活動可能加劇對當地動植物資源的利用, 進而威脅野生食肉動物的生存。準確獲得物種多樣性信息及食肉動物食性數據有助于深入了解該地區(qū)食物網關系及生態(tài)系統結構, 對研究物種共存機制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
研究者在野外采集糞便樣品并記錄信息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從四川甘孜州新龍縣和石渠縣野外采集的糞便樣品中提取DNA, 利用DNA條形碼快速獲得該地區(qū)食肉動物物種構成信息。糞便樣品(38份)經鑒定來自于5種大型食肉動物(狼、棕熊、豹、雪豹、狗)和2種中小型食肉動物(豹貓、赤狐)。進一步利用高通量測序和宏條形碼技術對糞便中的食物DNA進行精準食性分析,共檢測到28種食物, 包括19種哺乳類、8種鳥類和1種魚類。結果顯示, 狼、狗和棕熊最主要的食物為偶蹄目動物, 取食頻率最高的物種為家牦牛; 而豹貓和赤狐食物中小型哺乳動物如嚙齒目和兔形目占重要比例, 其中高原松田鼠和高原鼠兔被取食頻率最高。豹和雪豹的食物分別為中華斑羚和巖羊。研究顯示了不同食肉動物的食物選擇, 以及野生和家養(yǎng)動物之間的相互捕食; 同時顯示了糞便DNA及宏條形碼技術在食肉動物多樣性快速調查及高通量精確食性分析中的應用前景, 并為此類研究的技術路線提供了有力借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