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遙感所讀博士的蔡博峰閑聊時,知道他的博士論文是關于“三北防護林”評價方法的。我們的談話有些內容事關生態(tài),有些概念挺有意思?,F(xiàn)把我們的談話內容,擇其梗概,略述如下。
單:關于森林,地理所前所長黃秉維院士寫過文章,曾發(fā)表在我們雜志(1981年第1期)上,題目是《確切地估計森林的作用》,發(fā)表后,引起軒然大波,有的部門反應強烈,出現(xiàn)了一批反駁文章。黃先生后來又寫了一組回應文章《再談森林的作用》。黃先生的觀點是,不要過分夸大森林的作用。當時流行這樣幾種觀點:森林能致雨,能增加河流的流量和農作物的產量,對氣候也有很大影響。黃先生引用了大量國內外的文獻,再加上他的地理工作實踐,對這些觀點逐條反駁。你知道這回事嗎?
蔡:不知道,那時我3歲。但為了我的博士論文能通過,我可不想惹麻煩。我不強調結論,而只強調我的科學方法。我國有許多有關生態(tài)的大工程,效果怎樣評價是一個大問題。比如三北防護林,從1978年開始,一直做到2050年,要做73年,涉及的地區(qū)占半個中國,這件事太重大了,我希望通過我的論文,找到一個評價重大工程的方法。
單:我上網搜了一下,知道了這個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植樹造林工程”。
蔡:這個工程現(xiàn)已進行29年了,有關方面宣布:第一階段(1978年-2000年)國家累計投資近40億元,沒算地方投資。累計完成造林面積220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完滿地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
單:你的結論怎樣呢?
蔡:我的結論是三北防護林地區(qū),“綠量”下降了。
單:你的概念很新,人家都說森林覆蓋率多少多少,你怎么說“綠量”。什么叫“綠量”?
蔡:“綠量”(greenness)是一個通過衛(wèi)星遙感獲取的反映植被生長狀態(tài)和空間分布密度的植被指數(shù)(NDVI)。
單:我想起,幾年前,我去中國遙感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陳述彭院士家,陳先生就說,我們可以通過遙感,大范圍地測農田里作物葉綠素的量,從而可以算出農業(yè)的產量。你這個“綠量”是不是跟植物的葉綠素有關?
蔡:對。三北防護林涉及的地區(qū)面積達400多萬平方公里。研究這么大的區(qū)域,沒有遙感技術是不可想象的,衛(wèi)星通過傳感器接收地面物質發(fā)射的光譜信息并記錄下來,“綠量”反映了植被在紅光和近紅外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因此能很好地反映地面植被的生長情況。
單:這就是說一個地區(qū)植被長勢越好,葉子越多,“綠量”就越大。
蔡:而且衛(wèi)星記錄的“綠量”,可以不斷更新,我統(tǒng)計了從1981年直到2000年的三北防護林地區(qū)的“綠量”變化,每個月的都有,最后把這些記錄總結出來。
單:你的結論如何?
蔡: 結果是,三北防護林涉及的地區(qū),“綠量”總體上看是下降了。64.64%的地區(qū)基本穩(wěn)定(比如沙漠、戈壁等),有21.36%的地區(qū)“綠量”呈下降趨勢,僅14%的地區(qū)“綠量”呈上升趨勢。
單:你為什么統(tǒng)計的是從1981年到2000年?
蔡:這是三北防護林實施的第一階段。
單:“綠量”上升和下降都是哪些地區(qū)?
蔡:總的來說,東北地區(qū)有所上升,而西北和華北地區(qū)下降較明顯。
單:這說明西北地區(qū)綠色植被的總量減少了,但有關方面的網站上說的很清楚:經過防護林工程第一階段后,三北地區(qū)的森林覆蓋率將由5.05%提高到9%。這是怎么回事?這是不是說,原來的森林覆蓋率雖然低,但是有大量的草地、灌叢,也就是說“綠量”并不低。植樹以后,森林覆蓋率上來了,但一些草地灌叢卻消失了,所以“綠量”下來了。
強調森林覆蓋率,忽視了草地和灌叢的生態(tài)作用,其實就防止沙漠化方面,草地和灌叢的作用并不比森林差。
蔡:總的來說三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些年來不僅沒有改善,還趨于惡化了。原因是什么?不能直接說這是三北防護林工程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別的因素,比如氣候。在網上能看到一些說三北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壞的報道,但是反駁的人說,這是氣候原因造成的,如果不造三北防護林,那里現(xiàn)在可能更差,可能都變成沙漠了。
單:就是說,氣候因素和其他因素攪在一起,無法說清三北防護林與環(huán)境惡化的關系。當年黃先生也感到了說清類似森林的作用這種問題很艱難。
蔡:問題的復雜性就在這里。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的難點是對成果進行評價。實施者可以控制工程的實施,但卻無法控制工程的結果。我現(xiàn)在做的工作就是模擬一個在同等氣候條件下不受三北防護林工程影響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把它作為評價三北防護林生態(tài)工程的參照和標準。通過對比替代的和實際的效果,就可以明確地評價工程的成效和價值。
單:像三北防護林這樣龐大的工程,歷時73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氣候變化都有幾個小周期了,在過去定下的目標和規(guī)劃怎么可能不做調整和修改?
蔡:我希望至少要把最終目標“森林覆蓋率達到15%”改成“植被覆蓋率達到15%”,在西北干旱區(qū)追求15%的森林覆蓋率是很難的,很可能帶來生態(tài)破壞。因為這個地區(qū)大部分年降水量低于400mm,400mm是森林生長對降水的最低要求。而且賀蘭山以西,大部分地區(qū)降水低于200mm。
單:黃先生當年反對夸大森林的作用時,就特別提到樹木的蒸騰作用很厲害,大量的水汽會從葉面蒸騰,一棵樹就像一臺抽水機一樣。在干旱區(qū)種樹會引起地下水的下降,一棵樹活了,千萬根小草就會死掉。人工造的林子活了,天然的草地和灌叢卻消失了,這不應該。
我和蔡博峰的對話略記到此。回到家里,還在想這件事。我想,人工造林應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原來有林的地方造林,這是會成功的。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原來沒樹只有草原和灌叢的地方造林,這就另當別論了。
首先要問的是:這里為什么只有草原和灌叢而沒有森林?原來沒有,現(xiàn)在我們來造,難道我們比上帝還高明么?我看到一本名叫《蘇聯(lián)的草地》的書,關于“草原上為什么沒有森林”這個問題有激烈的爭論,有人說草原都是次生的,是人類把樹砍了以后出現(xiàn)的。這種理論如果是事實的話,在草原上種樹當然是對的,但是大部分科學家不同意這種觀點。有一種理論認為是氣候的原因。但同樣的氣候,為什么有的地方是森林,有的地方是草地,這又引出了強調土壤原因的一派。強調土壤的,又分化學派和物理派,化學派認為:地表平坦,水流不暢,土壤淋溶不充分,有害的鹽類聚集多的地區(qū)不長樹;物理派認為,粗粒的沙質的土壤長森林,因為水能滲下去,樹的根深,細粒的黏土長草,因為水在表層,草的根淺;還有一派認為由于土壤的變化,使森林和草原周期性出現(xiàn)。其他的觀點從略。
這些爭論,使我強烈感受到了森林生長所要求的復雜條件,有氣候上的,有土壤上的,還有地形方面的。而且是長草還是長樹,并不是人類所能改變的。
類似飛播造林、植樹節(jié)等群眾性造林等,是不是把森林的生長看得太簡單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